好德分享會 – 德國顧問業的職涯分享

 In 德國產業介紹, 德國職涯分享, 德國職涯諮詢

講者介紹

Tin Hsu – Roland Berger:  Junior Consultant

Dylan Tsai – Volkswagen Group Services: Salesforce Functional Consultant

好德這次很榮幸邀請到兩位在德國顧問業任職的講者,來跟大家分享工作內容、面試技巧和顧問的職涯發展。

 

顧問類型

顧問有很多種,可以粗分成以下類型。

策略管理顧問(Management Consultant): 這類型的顧問會專注於策略面的議題,像是公司買賣以及成長戰略佈局等,通常對口會是公司的商業發展部門。代表性的公司有麥肯錫、BCG、德國的Roland Berger等。

公司內部顧問(In-house Consultant): 公司內部也會有顧問職位,主要處理的議題會著重在公司內部流程改善或是導入新的系統,舉例來說Volkswagen和Adidas公司內部都有自己的顧問部門。

專家顧問(Specialist Consultant): 這類型的顧問會專注於某項特定議題,例如IT、 數位轉型、行銷、營運方面等議題。著名的公司有SAP、Accenture、Deloitte等。

 

面試經驗

Tin分享他當時進行了兩天的面試,一天有三場,一次跟一位人資,另外兩場跟顧問做個案面試,最後還有一個partner interview。總共四場都是用德文面試,但中間會有一些段落換成英文面試,用來測試面試者的英文能力。Tin提到在德國顧問業工作,德語聽說能力非常重要,但在寫的部分,可以用翻譯軟體來幫忙。但近幾年也有一些公司開放職缺是不需要德文能力,這類的職缺主要會負責國際的案子。

 

個案面試的內容包括一些情境題,例如某家銀行想要進行M&A,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處理等。而答題的技巧需要透過不停的反問來得到更多資訊,並進行分析和建立架構,最後導出應該提供給這間公司什麼樣的策略建議。

 

美國有發行很多個案練習的書,德國也有很多這類的德語書可以練習,最好的準備方式就是買書來練,也可以找朋友練習。和朋友練習的時候,通常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如果有第三個人的話,他可以擔任觀察者的角色,並在最後提出建議。德國教材的架構相較美國的教材沒有那麼複雜,在實際面試時也是一樣,拿到的題目是相對較簡單的,公司只是想要考驗當面試者拿到較陌生的題目時,是否能夠回答。另外,該如何判斷自己個案面試答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點是有沒有反問適當的問題,去思考在解一道題目的時候,哪些資訊可以幫你導出答案。另外,通常在面試的時候,公司會挑非面試者熟悉領域的題目,以測試面試者的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拆解問題的能力很重要,並且要有架構地將自己的答案呈現出來。

 

Dylan提到通常公司在招In-house Consultant或Specialist Consultant時,會有比較清楚的著重點,像是針對客戶關係管理(CRM)或是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等。所以在應徵的時候,需要具備相關背景或技術。但對於申請初階顧問(Junior Consultant)來說,如果本身沒有工作經驗或是相關背景技能,那就要額外花間磨練研究,藉此提身自我能力。當然公司也可能直接找有相關科技背景的人才,所以只能盡力展現自我的企圖心並找尋自我經歷與職位的連結。最後In-house Consultant或Specialist Consultant面試也有可能會做個案研究來了解申請者的分析能力,有時候會直接測試面試者的技能,例如會要求原始數據分析,並作出顧客區隔及解釋相關過程。

 

職涯發展

Dylan認為關於顧問的職涯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找出自己的喜歡的領域。Dylan本身是商科背景,但對數據分析很有興趣,因此最理想的狀態是找到一個方向能夠結合商業與分析的工作。當初Dylan先從Specialist  Consultant開始培養自己的硬技能,同時也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產業,但也代表著需要很強的適應能力,因為會處理很多不同類型的專案。之後Dylan轉到In-house Consultant,就比較專注在特定一個產業。而Dylan提到他目前的公司可以讓員工選擇專注於一個軟體工具(Salesforce),透過深入研究,未來可以成為公司該領域的佼佼者。但也有一些人希望往綜合/專案管理方向前進,統合不同的專案,因此顧問業之後有很多樣性的發展。此外Dylan認為一些新創公司喜歡找已經有顧問背景的人才來擔任策略方面的高階主管,因爲這類型的人較具備解決問題、適應能力強、或是有硬技能等能力。

 

Tin建議對顧問業有興趣的人,可以善用LinkedIn查看別人的背景。像是以Roland Berger公司來說,新人通常都有累積2至3份的實習,而且其中一份是在大公司待過的經驗。雖然公司沒有明講,但可以透過觀察別人背景,了解該公司找人的模式。目前公司的人平均待在公司的年齡大概是2到3年,之後大多數人會選擇跳槽。當然如果想要繼續待在策略業界的話,可能十年的時間就可以達到合作夥伴(Partner)的位置,但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而轉去業界,所以這2到3年比較像是個跳板和存錢的階段。轉去業界的人也有分去新創公司當主管或是轉去中大型公司的策略部門等不同路徑。另外,Tin認為策略顧問的最大好處就是職涯比較不會被定型,累績2到3年的工作經驗之後的選擇還是很多樣化。

 

目前Tin的工時大概為一週50到60小時,如果遇到大案子的話,工作時間甚至會更多。所以在策略公司工作2到3年的時間大概可以抵外面一般公司的5到6年。另外,在工作時,很常會直接接觸到企業的中高階主管,所以可以第一手知道大公司的思維和策略評估方式。這對新鮮人來說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訓練,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在策略顧問業工作2到3年的人,可以直結跳槽到業界擔任主管。Dylan提到在看顧問業工時時,像有些公司會直接說工時為一週40小時,但加班費要到60到80小時才能申報,就可以大概猜出真正的工作時間。Tin也提到公司有些工作比較長的同事們在工作一年後會給自己放2到3月的長假,並且公司會給三成的薪水,另一個選擇是直接放無薪假,還有一些達到一定年資的同事們,可以選擇拿八成薪水,多出來的那兩成就會變成假期。

 

最後關於台灣人的優勢就是很多顧問公司需要國際方面的人才,此外,若德文具有一定程度,也會幫助你在全德文職場得到尊重。而在弱勢方面,尤其在一些車廠,很多會議會直接用德文進行,並且其中參雜很多政治動機,所以對外國人來說會比較難消化。另外Dylan認為在會議中多表達相當重要,同時這些也都需要花時間去練習。目前企業基本上都會使用scrum和agile的方法來進行專案管理,所以也建議去了解相關的基本知識。

 

總結

德國是全球汽車產業很重要的一環,工作環境也比較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題外話,具有德國學歷者,在畢業後可以將就學期間的學費拿來報稅。Tin也提到當時沒有選擇美國而是來德國的原因在於德國對外國人較友善、工作簽取得較容易,此外通常待在美國的人都需要有程式開發背景。觀看全球顧問業的佈局和職缺,德國是目前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德國企業本身毛利較高,另一方面是德國本身很相信顧問的專才。最後Tin也提供大家準備顧問業面試的素材:

·       網站:https://www.squeaker.net/

·       書籍:Case in Point: Complete Case Interview Preparation

 

希望好德的職涯分享會-顧問業篇,能讓您對顧問業有更深層的認識與體悟,若需要顧問業或是德國職涯發展相關諮詢,歡迎與好德聯繫!靜待下次見~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