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anie 於 2017 年透過好德的指導來到德國求學。當時,她希望尋找一個能幫助她從英語與教育背景轉換到更具實務導向的學習領域的碩士課程。在好德的協助下,她不僅更明確自己的職涯方向,也得以順利申請並選擇了最符合未來發展的學程。時隔多年,我們好奇她在德國的發展歷程,並希望了解她如何從學生身份轉變為科技產業的專業人才。相信她的故事能為那些希望跨領域發展、開啟國際職涯的年輕學子帶來啟發與學習機會。
從碩士學習到進入 Delivery Hero
為何選擇來柏林讀碩士?這對人生與職涯發展有什麼影響?
當初選擇來柏林讀碩士,主要是因為這裡的國際化環境以及畢業後的國際化就業市場與資源,這對我初來乍到歐洲的職涯發展有很大幫助。我希望能夠在一個全球化的城市學習,除了拓展國際視野,為未來的就業的選擇也是很大考量之一,因為柏林算全世界新創的城市前十名,所以因此選擇來德國來柏林而不是平常常見的熱門留學國家與城市。此外,我原本的學術背景是英文與教育相關,在臺灣的傳統職場中,這樣的背景較難直接進入跨國企業或商業領域。因此,我選擇透過德國的碩士學習來轉換跑道,開啟新的職涯方向。
當時我特別考量到,德國的公立大學雖然擁有深厚的學術資源,但學程多偏向理論研究,而我更希望學習能夠直接應用於務實職場的技能。因此,我選擇了更實務導向的學程,讓我能夠在學習期間就開始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能力,例如專案管理、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以及組織行為學等。這個決定對於我後來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它幫助我順利從學術領域過渡到實際商業環境。
此外,這不僅僅是一次學術上的轉變,更是對人生視野的一次重大擴展。在德國的學習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適應新文化、突破自我框架的重要性。我學會了如何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我們的同學都從世界各地而來,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與溝通力,以及如何透過實踐建立自信。這些經驗不僅影響了我的職業選擇,也改變了我對於個人成長與人生價值的看法。
碩士期間如何為求職做準備?
我在碩士期間積極準備求職,透過在新創公司實習、選擇與職業發展相關的課程,以及參加各種網絡拓展活動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特別是因為我的本科背景是英文與教育相關,我需要更多實際的商業技能與經驗,因此我選擇修讀行銷與管理相關的課程,並參與企業實習來強化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在求職過程中,我一開始專注於行銷與管理相關的職位,但在面試了多個行銷職缺後,我發現競爭非常激烈,並且有些公司並不完全適合我的專長。這讓我重新調整策略,擴大求職範圍海投,最終發現了 People & Culture 領域,這不僅讓我發揮了我的語言與人際溝通能力,也幫助我在企業內部發展管理與組織規劃技能。
這段學習經歷讓我了解到,學歷雖然重要,但在歐洲職場更關鍵的是如何將所學轉化為實際的職場應變技能,如專案實作與跨文化溝通力。同時,這也培養了我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適應力,讓我能夠更靈活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從新人培訓到變革管理:成長歷程
剛開始進公司時,我負責 onboarding(新人培訓),與我原本的英文與教育背景有一些關聯,但整體來說,這份工作更需要的是商業管理與跨部門協作的能力。我必須迅速適應科技公司與數據驅動的工作模式,並學習如何與不同部門的專業人士合作,這也是我在德國求學期間努力培養的能力。
這三年來,我的職位與職責不斷變化:
-
第一年:剛入職時,我每天都安排與主管的一對一會議,感覺自己還像個學生,主要是適應新環境並學習如何在跨國企業中工作。
-
第二年:逐漸熟悉公司運作後,我開始主動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專案,培養專案管理及跨文化溝通與管理能力。
-
第三年:我開始專注於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因為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夠輕易接受變革,需要透過循序漸進的說服策略來推動變革落地。
其中我執行最具影響力的專案之一是「部門內部角色輪調計畫」,這對於我的升職發揮了關鍵作用。這項計畫的核心目標是促進員工在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流動,讓大家能夠獲得跨領域的經驗,提升組織內部的靈活性與人才發展。我負責與各部門協調,設計出讓員工能夠在短期內進行輪調的框架,並確保計畫能夠符合公司的業務需求與人才發展策略。
在歐洲職場,員工的職涯發展高度依賴個人的主動性。在這裡,升職並不會自然而然地發生,而是個人的責任。員工需要主動尋求機會,展示自己的價值,並向主管表達自己的發展目標。我的升遷過程正是因為我主動參與這項計畫,並積極向管理層展現我的專案管理能力,最終促成了晉升。
HR 不只是資源管理,更是文化的創造者
在職場發展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傳統上所認為的 HR(人力資源)員工不是「公司資源」,更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創造者。傳統認知中,HR 常被視為處理人事、薪資、招聘的部門,但在真正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中,HR 的職責遠遠超越了這些基礎功能。
「人不是 resources,而是 culture 的創造者。」HR 的核心價值在於塑造組織文化,確保員工能夠在一個包容、多元、具有歸屬感的環境中成長。這不僅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也決定了員工的投入度與創造力。
在我們公司,HR 被稱為 People & Culture,這反映了我們的理念:HR 不只是企業管理的一環,而是組織成長的關鍵推動力。我們的工作不只是招募與培訓,而是確保組織擁有良好的文化,幫助員工成長發展,讓每個人在這個環境中不斷進步發揮最大的潛力。
這段經歷如何影響未來發展?
這段轉職的經歷對我影響深遠,讓我從一個英文與教育背景的畢業生,成功轉型為跨國企業內的重要專案管理者。我學到了如何在不同文化環境中適應,如何溝通與影響決策者,以及如何透過專案管理實現變革。
此外,這段在德國的工作經歷也讓我更加理解了「職涯規劃」並非單純的升遷與薪資成長,而是關於個人的價值與影響力。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關注企業文化的建構,並思考如何讓在歐洲 HR 不單是行政管理部門,而是真正成為組織發展與良好企業工作文化的推動者。
未來,我希望能夠進一步發展自己在企業文化推動、組織變革與人才成長發展方面的專長,甚至可能嘗試創業,建立一個以文化驅動為核心的企業。我不再單純追求職場的穩定性,而是希望能夠創造更大正向的影響力,幫助更多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目前,我的創業想法仍在醞釀階段,可能會涉及人才發展、企業文化顧問,甚至是與食品或飲料相關的品牌。我希望能夠結合自己的在德國職場經驗與熱情,打造一個真正具有影響力的事業。這條路或許充滿挑戰,但正是這些未知與變化,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
這段旅程讓我明白,職涯的發展不應該受限於傳統的框架,而是應該勇於探索新的可能性。我期待未來的每一個挑戰,因為這些挑戰將繼續推動我成長,讓我更認識自己與同時間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你會如何建議考慮來德國發展的學生或職場人士?
-
想清楚自己 5 年、10 年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成功對你來說是什麼?爬升職場階梯?創造正向影響?生活快樂?每個人答案都不同。
-
海外生活的挑戰:柏林冬天長達 5 個月,沒有家人陪伴可能會很辛苦,選擇能夠提供遠端工作的公司或良好的工作環境非常重要。
-
不要因為「應該要跳槽」而跳槽,要因為「自己真的想要」而行動!
-
相信自己,如果你已經付出了所有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此外,找到適合自己的社群很重要。在柏林,我遇到了許多朋友也有很多臺灣人,彼此支持、交流資源,這讓我的適應過程變得更加順利。職涯發展並非一條直線,而是需要不斷調整策略,適應變化,最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想與Jeanie一樣來到德國開創自己獨一無二的旅程嗎?
歡迎諮詢好德,讓我們來幫助您實現留德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