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Köl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gram 就讀經驗
修業期間:2015/2016
現況:正在寫論文並打算留在德國找工作
分享者:pei
工作經驗:汽車材料零件公司擔任業務助理 會計及行政助理約兩年
德語程度:A2
申請學校:
FA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UM Consume Affairs
TH Köln (原FH Köln)錄取學校:TH Köln
選校/申請
我是淡江企業管理系畢業,在工作一陣子之後,發現這樣的工作還有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再加上聽到一些朋友在台灣讀碩士後的感想,覺得在台灣讀研究所並不太適合我,像是台灣商學院考的不外乎是經濟、統計等,也就是偏學術型的碩士,在準備上我認為耗時費力且cp值不高,又考試的內容對我而言相對劣勢,因為我大學不是一個很認真的學生,大概就是班上50名學生 而我在30幾名的程度,但我的優勢是我的語言一直以來還算不錯,再加上有實際工作的經驗,幾經思考之後,我決定出國留學:去美國念碩士。
沒錯,我一開始是決定要去美國讀碩士的,但在我準備完語言考試之後,離美國學校申請還有一段時間,當時我的好朋友已經在德國讀語言,而在她德國男友的介紹下,我發現了德國並不是只有我們一般所熟知的Universität(普通大學),也有FH (Fachhochschule,應用科技大學)主打實務和理論並重的課程,這一點讓我很心動,尤其在我大學讀完企業管理系,我對於商業學術知識常常覺得很空洞,因為我並不知道這些知識該怎麼應用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上。
可惜的是當我要申請時已屆德國申請季季末了,所以在學校選擇上並不是很多,當時打算如果沒上的話,我應該會繼續申請美國的研究所。
言歸正傳,有一點申請FH學校要注意的事項,如果有興趣往學術界發展(像讀博士等深造),那麼FH不會是一個好的選項,因為FH對學術的鑽研不如Universität,所以選校時還是要看你未來的長遠發展來選擇。
而除了課程結合實務與理論之外,就讀FH還有什麼優點呢?根據我當時查詢到的資料,由於FH辦學方向是教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因此許多企業比起Universität的畢業生會更愛用FH畢業的學生。而學校的老師在業界也都具有一定的工作資歷,且FH常設立在知名大企業的周邊,如埃斯林根應用科技大學(Hochschule Esslingen)的附近有博許(Bosch);福斯汽車附近有渥分比特爾應用科技大學(Fachhoschule Braunschweig/Wolfenbüttel)的車輛工程科系;雷庭根應用科技大學(Hochschule Reutlingen)附近則有紡織工業,應用科技大學提供的專業可以就近補足鄰近企業的需求,甚至能根據企業產品的結構調整與轉型作相應的教學調整和補充教學。
除此之外,國際(英文)學程的申請往往比德文學程激烈,因為大部分人的第二外語都是英文,所以申請人數往往比德文學程多很多 也相對競爭,分數門檻也年年提高,我入學那年的分數門檻和今年相比,今年就提高了100分,國際學程只會越來越熱門,無論是Universität還是FH皆然。
學生概況
我們這屆班上約有二十位,一半以上是德國人,來自俄羅斯、烏克蘭與伊朗有各兩位,而來自希臘、土耳其與台灣則是各一位。
同學的年齡介於25到35歲之間, 德國同學多在就讀時同時還有一份mini job。雖然我們的班級看似不是很國際化,但是我們每個學期都會有不同國家來的交換學生,像來自墨西哥、法國、中國、巴西及美國等, 這些交換生補足了班上學生不夠多元的情況。
而在分組教學時,教授也會盡量按照組員多樣性的原則來分組,整個課程下來,常常會有機會和來自不同國家與文化的同學討論報告、執行專案等,在過程中往往體驗到最大的文化差異就在最微不足道和意想不到的地方。
關於同學的程度方面,老實說,我遇到的夥伴有時候非常雷,但並不是因為他本身的學識不足,而是對自己的要求不一樣。舉例來說:分組的時候最怕遇到交換生,雖然他們可以提出很多有趣的想法,但常常他們比起課業更多是希望能利用交換的時間來遊歷德國與歐洲,花在課業上的時間就相對的少,常常沒辦法參加討論。但我也有遇過交換生非常的認真,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校園風氣
學校的風氣算是開放,除了課業之外,學校或同學會也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例如像是pubcrawl、聖誕節派對等,國際辦公室會舉辦像是攀岩、國際晚餐、國際廚藝大賽等活動;同時學校也會舉辦公開研討會和演講,常常學校會把活動寄到你的學生信箱,而學生之間辦的活動則常常透過臉書社團宣布,國際交換生的活動大多有一個活動計劃表,遇到想要參加的活動再逕行向國際辦公室報名。
在就學期間找工作方面,學校辦公室前會有許多職缺供學生去申請,另外以我本人經驗,如果學校附近有展場,那也是一個很棒的經驗去學習以及參與。
課程與學習經驗
課程設計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上課方式大多是以個案討論(Case Study)為主,透過不同個案的討論、實習與報告來讓學生把商業知識和實際的商業活動作結合。
我的學程設計比較特別,雖然說是兩年的課程,但上課的方式是第一年把必修的課修完,之後第二學期會開放申請Erasmus的交換,你可以申請到各個國家(學校提供美國、法國、澳洲、奧地利、中國、韓國、西班牙、義大利、波蘭等)的學校 (學校會提供名單,不在名單上的也可以自行去洽談,但需要符合學校希望你修的課),這個過程會需要你寫Motivation Letter 和CV,像是再重新申請一次學校一樣,但不同的是你的競爭者是你班上的同學。通常每個學校會有名額限制,所以在你的Motivation Letter上會排序寫自己想要去的學校以及原因,學校審核人員會依據你的成績和動機去分配你可以去哪一間學校交換,通常是採遞補的方式,當你的第一順位滿了,就會被遞補到第二順位。
Erasmus的獎學金是看你到哪一個國家, 依照等級去給你獎學金。舉我個人的例子來說,我當初第三學期去法國交換,法國的消費在Erasmus表上算高的,學校依照你的修業時間給你獎學金,我當時真正有上課是從9/22到12/22,所以獎學金是以一天10歐元去補助。當然如果你想要在那邊待更久或回家鄉探親都是沒問題的,只要記得在下一次開學時回學校報到即可!而我們是在第四學期開始寫論文,第四學期只會有三次的論文課,雖然說是論文課,但其實就是你需要上台報告你論文Partner的進度,教授會依照你的主題和指導教授分配給你一個Partner,你必須要掌握自己的進度也需要去了解你夥伴的進度,如此一來可以互相督促也可以多學一項論文的主題(案例)。
職涯幫助
因為我還沒正式就業,所以我無法直接下定論或以我自身的經驗去分享是否就讀FH就會比較好找工作,但就以我聽到目前同學的經驗,無論是外國人或者是本地的德國學生,在論文寫完後或者是在學期間找工作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FH的老師和產業界的聯繫相當緊密,所以跟老師保持良好關係可以有機會得到老師推薦,例如我的Marketing教授就有在Loreal擔任顧問,如果想要申請市場行銷的工作就可以請老師推薦一下。
另外德國政府還蠻大方的,只要你從德國學校畢業,你在畢業後可以拿到一個為期一年半的找工作簽,另外,有一點需要提到,常常有學弟妹來問我就讀FH的薪水會不會比Universität 低一截?但因為薪水高低牽扯了許多因素,像產業別或者專業能力的搶手度、工作居住的城市等,這些都會影響薪資水準, 當然有一些名校出來就有很高的薪水與職位,只是我要提醒的是,只要你的學校不是學店,你有具備就業市場所需的專業能力及條件,我認為在找工作上不用過度擔心,畢竟德國還是歐盟中發展最為蓬勃的。
總結
總體來說,在TH Köln就讀的德國經歷,還有在法國交換的經歷,讓我非常推薦之後的學弟妹,在思考自己還有學校的SWOT分析後,確定是自己想要的再來就讀。
在國外你會有許多時間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你的想法有多寬廣,再搭配上學校的資源(選校時建議多了解這個學校,能和從該校畢業或正就讀的學長姐請教是再好不過的了),你可以達到目標的機率就越高。當初在申請學校的時候花了許多時間拉高語言成績,這對我在申請學校上有很大的幫助,不過要是我能重來,在準備考試外,我會建議學弟妹們多花時間去思考到底為何要出國?希望在這段時間得到什麼,甚至去了解你要去的國家與城市是怎麼樣的。
舉例來說,我一開始並沒有考慮到柏林,但要是你不會德文,柏林的學校可能會讓你在一開始比較不辛苦一點,因為柏林是國際大都市,在日常生活的溝通上遇到願意說英文的人比較多。像我在科隆—德國第四大的城市,一開始我一句德文也不會的情況下,日常生活中許多困難而瑣碎的事真的需要自己去克服,雖然一開始辛苦也有很多抱怨(尤其是當遇到很多挫折時),但在過了上半年的德語課,還有在這樣環境的薰陶下,現在已經可以聽懂大部分的生活德文對話,也可以用德語溝通了。
在未來職涯發展上,如果有心想要在德國當地就業,會推薦在入學前多上些語言課,一方面可以幫助你適應德國,一方面也會幫助你之後更加容易找到工作,因為除了英語接受度較高的新創公司或外商(若主要業務為德國市場仍需要會說德語)以外,一般還是需要員工說德文的!
評比(滿分5分)
校園風氣:⭑⭑⭑⭑
教學質量:⭑⭑⭑⭑
實際應用:⭑⭑⭑⭑⭑
職涯幫助:⭑⭑⭑⭑
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