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放棄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 台台家庭的德國追夢之旅

 In 好德專訪, 德國MBA學程, 德國職涯分享

 

為什麼在台灣工作了十多年,台台家庭卻毅然決然一家四口來德國尋找新的可能性呢?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總會想著能夠給予他們什麼。一個更友善的育兒環境、更彈性的工作型態、抑或是著重孩子天賦發展的教育體系,讓他們能夠快樂成長,是我們主要的考量之一。”

 

“除此之外,這裡的生活環境行人路權空氣品質,以及職涯發展,例如稅前薪水和工作範疇的寬廣度,都是讓我們在中年之際,想要一圓在國外生活工作的夢想、試試自己的能耐,決定一起來這邊探索的主因。”

 

在台灣工作十五年的Julie,之前曾在<職場老鳥再度起飛 – 漢堡工業大學商學院MBA就讀心得分享> 文章中,分享了她申請以及就讀漢堡工業大學MBA的經驗。而來到德國一年左右的她,在今年上半年的時間,將兩個還在幼稚園就讀的小孩,順利透過依親簽證來到德國,銜接上德國的KITA。今年夏天開始,還在MBA學程的Julie,也順利地在一間德國知名數據公司實習,開始了她夢想中轉換產業的第一步。而今年和小孩一起抵達德國的先生,在幾個月內海投和積極面試下,順利得到了德國前三十大公司的工作職位。

 

這次,好德非常榮幸地能和這個家庭,好好深談他們這一年多,在別人眼中有些瘋狂、有些冒險的追夢之旅。

 

好德:好多讀者拜讀過Julie之前的分享文,深深受到啟發「永遠不要放棄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不要讓年紀成為你的枷鎖」。想知道這一年來,Julie 在申請實習機會時,如何破除德國當地雇主對於「大齡」海外求職者這份顧慮呢?

 

Julie : 我覺得對於大齡求職者來說,可能真的會考量到自己年紀與資歷可能是在國外重新出發的隱形「絆腳石」。由於求職過程中「年齡、婚姻狀況、甚至性別」其實都不是必要揭露的資訊,因此我自己為了維持履歷在一頁A4中,基本上只有放最近期的三份工作經驗,捨棄了更早之前的紀錄。另外,像是之前的大學和研究所學歷,也會刻意不放上年份,只有目前就讀的MBA有放上時間。

 

原因是,由於我希望嘗試老本行之外的領域,所以不希望年紀成為被評判出局的因素;婚姻家庭狀況和出生年月日我都沒有放上,以求爭取到更多面試機會,雖然聽起來有點職場歧視,但很遺憾的現實往往就是如此。由於亞洲人面貌看起來通常比實際年齡還年輕,所以如果對方看過履歷,認為我的學經歷符合,給我面試的機會,透過面談,是真真切切根據我的能力來評估我(面試過程也不太可能會被問年齡與家庭婚姻狀況,這是相對不禮貌且可能違法的行為)。如果得到offer,才會需要在HR系統提供這些資訊,由於已經簽了合約,主管或面試官也早就難以因為這些因素淘汰你。這種方式可能能夠避免受到雇主潛在的主觀意識,而降低拿到合約的可能性。

 

好德:為什麼你認為對於大齡留學生來說,找到一份當地的工作很重要呢?

 

Julie : 除了經濟獨立,有自己的社交圈外,另一個主因是透過工作能持有公立的醫療保險。超過30歲以上的留學生來德國,基本上只能先保私立醫療保險。但私人保險常常要先自行墊付醫療費用,之後才能申請理賠,審核過程到順利拿到理賠金往往須費時一個月,這都是一筆筆的支出;如果有公立保險,小孩也能跟著我使用公立保險,不需要付額外的費用。因為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常常要看兒童醫生、打預防針、看牙醫及視力檢查,這就是為什麼持有公立醫療保險,對於我們這個家庭來說其實更加經濟實惠(若持有公保,德國一般診所沒有掛號或診療費,藥費依病情狀況需自付5-20歐不等)。

 

除此之外,想給其他也有很多工作經驗的留學生一個建議,不要認為申請實習是個自我貶值的做法,因為當時想出國就是想要闖闖不同的領域,因此可以當作一個嘗試其他產業或者職務類別的機會,趁著實習生身份多去了解德國職場,累積當地產業人脈,讓你之後開始正職工作,少了更多try & error的機會成本。

 

好德:不少讀者對於Julie 一家能夠這樣義無反顧到海外找尋可能性的背景很有興趣。在追夢的過程中,也有養家的重擔,如何在財務上兼顧呢?

 

Julie : 其實先生從2021-2022年育嬰假,而在2022年6月全家開始決定啟動這個德國探索之旅。由我先離職來德國念MBA(選擇週末上課的學程以兼顧家庭),然後幫小孩申請依親;而先生透過申請找工作簽證,隨後再一起來到德國團聚。雖然我們的確有準備一些儲蓄以支應前幾年的國外支出,但心理上的財務壓力的確是不小的。

 

我們自己的經驗走過來,會建議可能由夫妻雙方之一不管透過1) 留學簽證 2) 找工作簽證先來德國,如果能先找到一份工作,讓其他家人透過依親的方式過來,可以讓財務和心理壓力最小化。

 

*好德會建議大齡求職者也考慮透過申請上學校的留學簽證,除了簽證效期比較長之外,在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如何開始找工作,和不清楚許多生活眉角的狀況下,學校的師長同學和學長姊都會是你很好的海外求職人脈圈。不少印度學生其實都會透過這種方式先來唸一個學期,同時間積極求職。有些人拿到工作後之後直接轉成工作簽證直接去上班。

 

 

好德:不少讀者也好奇,Julie的先生在沒有海外學經歷,如何在德國找到前三十大企業的工作呢?

 

Julie : 在我們一家決定要來德國闖蕩,先生在同一年的九月就開始在台灣直接丟德國的工作。然後隔年二月他順利得到德國的找工作簽(job-seeking visa),孩子也拿到了依親簽證,三月全家即飛往德國漢堡團聚,然後先生開啟積極求職之旅。以下是先生投遞履歷的數據:

 

  • 在台灣投遞德國工作機會:約莫100份,得到面試數5份。有1-2個面試進行到第二第三關,但是總體來說真正被納入考慮的機會比較少。
  • 抵達德國之後的求職狀況:約莫投遞300份,得到22個面試,其中有7個面試邀約是與目前公司簽工作合約之後得到的,因此沒有赴約。

 

而先生的求職策略,一開始的確鎖定先前有相關經驗的工業自動化領域,但後來了解到如果要在工廠從事自動化工作,在德國這個市場只會英文可能是不足的。因此後來放寬產業和領域來海投,電子業、航空業甚至金融業也都有投遞。而最終先生在航空產業的飛機引擎維護部門找到一個合適的職位。

 

好德:對於Julie 先生在德國求職上,不僅僅是轉換跑道、換了產業與部門、還換了國家,這樣求職的大轉彎,先生能夠拿到這份工作的主因是什麼?

 

Julie :Aviation industry還是相對國際化,所以即便先生的德文程度仍在初階,主要還是能夠使用英文工作(在COVID之前一直從事國外業務工作)。而招聘的主管亦希望替團隊帶來一個新的視角,想從別的產業和經驗的求職者身上,打破傳統航空業固化的思維,激盪出新的火花。加上主管非常欣賞先生帶著一家大小,放下台灣的一切,來德國找機會的勇氣,所以找工作真的是非常靠被欣賞的緣分啊!

 

好德:對於其他有興趣和你們一樣,想要移居來德國的台台家庭,你們會有什麼建議呢?

 

Julie :如果是沒有德國學歷的求職者,會強烈建議在台灣就職期間就開始著手ZAB的學歷認證申請。當初先生在申請找工作簽證,為了拿到ZAB的學歷認證,前後花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才拿到認證,這也某程度延遲了拿到找工作簽證的時間。但如果是已經有工作合約在手的藍卡申請者,ZAB的審核時間通常會縮短到一個月內。

 

另外,我和先生後來發現,我們兩個人最後塵埃落定的工作都是總部在漢堡的德商公司。先生在海投找工作時,也的確發現在漢堡的面試機會比其他地方多,所以在疫後經濟時代,公司也會比較青睞住在本地的求職者。而我自己學校的學長姐和同學們,不管是實習還是後來的正職工作,的確大部分也會留在漢堡,或者部分到慕尼黑去。

 

*這和好德一直和學生強調的,透過產業聚落選校比學校名氣更重要,不謀而合!選擇有最多適合你工作機會的城市,作為篩選學校的標準,會提高你在校期間累積相關產業實習經驗的可能性,進而打造你的德國履歷,最終最大化畢業後在德國找到理想工作的機率。留學無疑是一種投資, 在投資相當一筆金錢與時間之後,大部分人的期待都是為了擴展自己的職涯可能性,提升生活品質

 

感謝Julie一家和好德分享他們台台家庭毅然決然來到德國展開新生活,在德語初階,尚未有任何工作offer的狀況下,他們如何透過來德國留學及找工作簽證,一步步帶著孩子一起移居到德國,逐步實踐他們的理想生活。希望下一次我們也能請Julie一家來好德講座和大家分享更多經驗談!

Recent Posts